看過記錄 |

第742章 我們要看《國富論》(1 / 3)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

    究竟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,能讓李贄如此推崇呢?

    首先要說說李贄這個人還有他出身的泰州學派,泰州學派作為心學的一支,創派之人是王艮,此人家裡頭是灶戶出身,也就是煮鹽的,從小就是苦孩子,只念了四年書,後來隨著父親經商,漸漸富裕,有了錢之後,王艮沒有追求享樂,而是苦心求學,讀書、辯論、講學,漸漸的有了名氣,後來有人說他講的東西和一個叫王陽明的傢伙有些相似。

    王艮立刻前去拜訪,攀談之下,大受啟發,當即拜在了門下,成為陽明公的親傳弟子。受益於經商積累,王艮手頭很是富裕,協助陽明公講學,款待四方同道,地位與日俱增。

    王艮和其他心學大師不同,他沒學過八股,也沒參加過科舉,加上出身寒微,他極大地發展了心學親民的一面。提出「百姓日用即道」的觀點,主張工商皆本,男女平等,深受販夫走卒的歡迎。

    李贄,還有那個被唐毅放逐到東番島的何心隱,他們都是泰州學派的人物,他們比王艮走的更遠,比如李贄就自稱異端,把四書五經都不看在眼裡,認為那根本不是說聖人之言,只是後人的穿鑿附會。

    目睹了東南工商業的發展,他甚至提出「私者,人之心也,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」,「天盡世道以交」,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換關係、商業交易合乎天理。

    要知道這些觀點在傳統儒家士人看來,豈止是離經叛道,簡直大逆不道。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李贄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奸佞小人。

    李贄雖然辯才無雙,不管多厲害的對手,都能被他駁倒,可是李贄也有自己的苦惱,能駁倒對手,卻不代表能說服對方。

    他的學說還是不被主流接納,甚至連他自己都只能以異端自居。

    只不過看過了唐毅的著書之後,李贄豁然開朗,他的那些觀點在書中都找到了依據,而且還是誰也駁不倒的依據!


    唐毅的著作,開宗明義,就講解財富的來源,唐毅認為是勞動創造了財富,從糧食、布匹、到食鹽、瓷器、茶葉、家具、房舍、城池,都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,要想富國裕民,關鍵就是讓勞動創造出更多的財富,秘訣就在於——分工!

    唐毅介紹了自上古以來出現的幾次大規模分工,首先是畜牧業同農業分離,接著是農業同手工業分離,再之後是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出現……唐毅認為不同行業的分離,能夠提升效率,使得社會生產和交換更加順暢。而同一個行業內部,進行分工,則能極大提升生產效率,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。

    他就以親自參與的葦席編織為例,一家一戶的生產,在入冬前後,一個月之內,最多不過生產一百五十張蓆子,當全村都參與分工之後,同樣的時間,平均每一戶,產出近三千張蓆子,效率提升二十五倍。

    產出增加,賣出去的商品多了,百姓的收入提升,自然富裕起來……

    包括李贄在內,士人都喜歡靠著推想,靠著拍腦門解決問題,哪怕能把對方駁得啞口無言,人家也未必認同。

    唐毅不一樣,他的理論建立在事實之上,比如他提到的分工,就以親身經歷為例子,列舉了詳實的數據,這是誰也駁斥不倒的。

    要是不服氣,你們就來看一看,真金不怕火煉。

    泰州學派講「百姓日用即道」,說的很好聽,可怎麼往下發展,落到實處,讓百姓真心接受,誰也沒主意。可是看到了唐毅的著作,李贄豁然開朗,仿佛撥雲見日。

    奧妙就在於分工,在於提升勞動效率!

    唐毅認為革新工具,提高勞工水平,都能增加勞動效率。尤其是把複雜的工序分割開,變得簡單易學,熟能生巧,哪怕是中人之姿,經過培訓,也可以熟練操作。

    如此一來,更多的人都可以參與到社會生產當中,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和興趣意願,選擇喜歡的工作。

    誠如唐毅所說,效率百倍提升,生產出來的商品越來越多,百姓日用不就充足了嗎?而且分工的結果就是工作機會大增,閒散的勞力都能找到工作,養活家人,不就是歷代賢



第742章 我們要看《國富論》  
青史盡成灰作品:  大宋將門  奮鬥在洪武末年  悍明  宋成祖  奉系江山  辛亥軍閥  重生之洪武末年  大明第一臣  
類似:  天降鬼才  雨霧江南  韓娛之崛起  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  

加入書籤

書頁/目錄

搜"我要做首輔"
360搜"我要做首輔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