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靜坐之人(1 / 2)
洞中有七八丈方圓大小,抬頭一瞧,正中前方有一張石床,其實就是一塊天然的方形巨石,隱約看見上面盤膝坐定一人。看裝扮是一個儒生,年紀三十七八歲,相貌甚奇,嘴角帶著一絲微笑。
蘇曼卿沒想到這密封的洞中竟然還有人在,覺得自己有些冒失,唯恐主人誤會,忙拱手道:「在下蘇曼卿,誤入先生洞府,還請見諒。」說完之後,見那儒生並無反應,依然微笑不語。
他心中忐忑不安,不知道對方是何用意,又道:「晚輩誤闖迷陣,先生可知道出陣之法?若能相告,在下感激不盡。」
不論他如何說,那儒生高居在上,只是不言。蘇曼卿不禁心中有氣,暗道:「你大模大樣坐在上面,難道當自己是神仙麼?」
他走近幾步,忽見那儒生雙目微閉,心中一動,暗道:「不論儒道,皆有靜坐之法,功行深時,可以入定冥想,外面聲音,一概不聞。假如真是如此,那這儒生在此閉關入定,當然不想有人打擾。」
蘇曼卿早年教他讀書的先生,頗通儒道,對道學大有研究。曾不止一次對他說起入定後的反應,知道不能隨便亂動對方的身體,否則會受到傷害。但入定到底有多長時間,誰也不知道,他在佛家著述上看過,坐一天也就如一剎那的功夫,一月、一年的時間,對入定之人也無分別。
昔時有人曾言:「洞中方一日,世上已千年」,人們以為是神話傳說,其實便指修行人入定之時,時間上並無長短之分,坐上一千年,也如一日一般,及至出洞之後,世事早變,他卻覺得只如睡了一夜。雖然有些誇張,但道理是如此。
蘇曼卿早年聽過,也只當是故事而已。
他後來曾見那教書先生靜坐三日不動,心中大為好奇,不知道他為何沒有餓死。及至上了雲霞山,聽師兄們說,幾位師長修習內功時,也能幾日不動,可見傳聞並不虛假。
宋代自程朱理學興起,道學家的功課,便是半日讀書,半日靜坐。其靜坐功夫雖與武學大有出入,但最高原理,乃至所求結果,並無甚多區別。讀書靜坐為得大道,而武學最高宗旨也是合於道。所謂道通為一,頗為大方之家所認同。
蘇曼卿望著那儒生,覺得不便打擾,只好等他出定再說,便在旁邊的一塊石上坐了。
過了半日,洞中依然沒有一點動靜,忽然想起一事,暗道:「他能封閉在洞中,豈是一時半會便能醒的?看外面的泥土,似乎已有很長時間,他一日不出定,我便等一日,但若是幾日,甚至更長呢?他還沒什麼,我豈非要餓死在這裡?」
轉眼見洞中旁邊有一隻鏽跡斑斑的鐵鍋,走過去一瞧,只見裡面的食物早已化為灰土,硬硬的如同石頭一般。再看鐵鍋,已經腐爛的不成樣子。不由得心中一驚,暗道:「鐵鍋已爛成這樣,這得有多久?難道他真能一坐十幾年?」
蘇曼卿大感疑惑,想了一會,他記得那先生曾教過引人出定之法,便是在人的耳邊輕敲木魚,或是以手指輕彈,用微弱之聲,緩緩將他喚出。此時並無木魚,只得以彈指之法試一試。
蘇曼卿先對著那儒生躬身道:「在下並不想打擾先生清修,但事出無奈,只好大膽請您出定,為晚輩指點迷津。」他慢慢走過去,輕輕上了石床,見那儒生身上已落了一層灰塵。知道所料不錯,時間已很久。
他伸出二指,在那儒生耳邊連彈幾響,並無反應。略一思索,暗運內力,指響更加強些,一連十數次,那儒生還如木雕泥塑一般。
蘇曼卿心想:「難道我用的法子不對,怎麼沒有反應?」又試了幾下,還是沒有動靜,不禁灰心。
忽見那儒生面前似乎刻有字跡,他忙用手拭去灰塵,見利刃劃成的字跡,甚是工整,直如用筆書寫的一般。細細讀去,只見上面寫道:「奇門秘術,付與有緣,習成之後,可出迷陣。」他心中一驚,暗道:「洞外那迷陣果然是有人故意布下的,怪不得總是走不出去。看來布陣的便是眼前這個人。」
再看下面有一行小字:「欲得秘術,必先斬蛟。潛龍騰躍,中藏深淵。留有丹藥一瓶,可避百毒,服之入水,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