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九章 工作吧!遼王殿下!(2 / 4)
明將士的性命。
所以朱啟把他恭恭敬敬的送回應天府去交給朱元章處理了。
而等待著梁王的定然不會是什麼錦衣玉食榮華富貴了、
朱元章可不是那種愛好面子的人,為了自己那一點點仁慈的名聲。就對敵人多麼多麼的好、
這是自然不可能的,不過梁王肯定也還是能有他的事情可做的,至於說做什麼,那就看朱元章安排了。
如果是之前的話,朱啟覺得梁王肯定是要軟禁起來、
不過現在經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之後,朱元章沒準會讓他去勞動改造也說不定、
畢竟自己研製出來了新式鋼鐵之後,對於金屬和煤礦的需求那是越來越大、
大明這邊雖然已經開採了兩三個礦地了,但工人可是嚴重不足啊。
大明畢竟還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,大部分的老百姓還是在田地裡面幹活。
每日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,或者就是在開墾荒地的。
雖然朱啟已經為他們帶來了文明三寶,土豆番薯和玉米。
但文明三寶種植也不過才剛剛兩年多的時間而已,要說這麼快就有成就,讓老百姓衣食富足,那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現在大明的科技,也並沒有多麼的發達,對於天災的抵抗能力也並不是很強。
若是遇到了洪澇災害或者蟲災的話,顆粒無收還是很可能的。
所以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工業上去,還得繼續加大農業產出才可以。
這些人被送到應天府去,肯定是要送去工廠或者礦工地幹活的。
工人都不夠了,把他們殺頭還不如拿去做苦力。
做個10來年干不動的時候再送去殺頭,那不僅僅是這些俘虜,就連在朝中犯了事的貪官污吏也都是這樣的待遇,這就叫做廢物利用吧。
梁王的未來,朱啟並不是很關心。
他現在很唯一,關心的就是儘快把雲南的行政框架給構建起來。
而朱啟也深深的感受到,作為統治者的不易最難的地方,那就是手底下的人完全不夠用啊。
熟悉的人信得過的也就那麼點,而剩餘不熟悉,信不過的,你也不敢把他放上去用。
當然最關鍵的,還是因為那些人壓根就沒有能力啊。
吏部並不是沒有推薦人才過來,不過吏部推薦的那些人才,滿口知乎者也仁義道德。
但真正干起事來,恐怕不會幹淨到哪裡去,這還是其次,關鍵是他們不幹事呀,你說這地方官員到了地方之後,該判桉的判桉,該了解民情的了解民情。
但吏部推薦的那些官員到了地方之後,無一不是去和地方的鄉紳吃酒。
美名其曰是和地方的那些人搞好關係,利用民間的力量來管控民間。
如果這樣就可以的話,那還要朝廷政府幹什麼,直接民間自治不就完事兒了嗎?
而朝廷政府之所以要存在,自然就是有他的目的。
朝廷政府之所以存在,一方面自然是為了維護朝廷的威嚴和存在感,另外一方面是要造福一方百姓的。
而如果和地方豪強士紳勾結,能夠造福地方百姓的話,那這名聲也不至於如此糟糕了。
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培養一批,知道自己到了任上該幹什麼的官員。
而不是無頭蒼蠅一樣去找那些地方豪強們,官員到了地方最主要幹的事情就是提振經濟。
帶著老百姓們一起去開墾荒地種植糧食。
哪家哪戶少了些什麼東西,有什麼困難能解決的,幫解決不能解決的也要往上匯報。
這才是一個官員最該做的事情,而這只是最基礎的,如果可能的話,要帶著一方百姓,繼續朝著溫飽邁進。
當然這就是後話了,也就是說一個官員如果不能時時刻刻為了老百姓的話,那可真的是沒有必要繼續當官了。
而朱啟七拼八湊的,好